>> 首页 >> 教育教学 >> 文章正文
 
 
 
 
分层教学论文集
发表时间:2011-4-12 15:29:29 来源:威远中学 编辑:威远中学
点击/评论:27266/0

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课堂效益

地理教研组  陈权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分层教学。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将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作简要总结,与各位共勉。

一、立正确的分层观。

首先,分层是为了教学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的依据,教师只有通过分层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才能有助于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

其次,分层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其三,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的、良性的发展”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地理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地理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地理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学生的地理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地理。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地理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第三,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能不能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前提。

首先,从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看,存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基于学生达到会考水平的知识与能力层次要求,另一个是参加高考,进入大学进行深造的要求。笔者对会考和高考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上的不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是对会考说明的深刻领会,另一方面是对高考说明的认真研究.

其次,各个层次要求与学生的对应关系。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产生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对学生属于哪一种层次所要求的学生,应持有一种不带有任何偏见的、动态的观点。对认为是属于能参加高考进一步深造的第一层次的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能降低要求,对于大部份学生来说,是处在第二层次的学生,真正属于第三层次的学生即其学习一贯地表现为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或是一贯地表现出存在学习障碍,如:精力不集中;好动;易感情用事;思路不清;厌学等,也只有少数学生。对第二层次学生的把握,是分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备课过程中,除掌握大纲教学要求外,应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教学内容、方法上有所区别,这是分层教学的根本。

三、       层教学的实施

1、              课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设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准备阶段,既要研究教材、大纲、考试说明,又要研究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如:学习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时,提出的要求是:第三层次的同学只要求识记;第二层次的同学要求能理解、运用、培养能力;第一层次的同学要求能理解成因、拓展运用、提高能力。

2、上课因层而异

  面向差异,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开展适应各层次学生差异和开发利用这些差异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部分,也是最富有创造性部分。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主攻基本目标,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设计一些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 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施教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每一分钟都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

3、分层练习

  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分层练习的作用更是不容轻视。 如何使各层次学生能真正从练习中都有所收获,有所递进,掌握尺度这点是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的前提。在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中, 教师软件的设计要根据分层教学要求,设计几个不同层次形成性练习, 发放给学生练习。作业设计的容量、难易程序按大纲要求与教学要求, 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情况, 设定基本题人人要做, 加深题为第三层学生的选答题和第一、二层学生的必答题, 拓展题为第二层学生的选答题,第一层学生的必答题。设置学习的阶梯 为学生提供递进机会,鼓励学生在达到本层次目标情况下,选做高一层的题目,自觉、主动地积极争取递进,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喜悦。

 4、辅导因人而异

 在教学过程中,个别辅导、分类辅导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笔者采用“多途反馈、及时补救”的教学方法,多途径加强个别辅导,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和发展。

 (1)对学科的尖子生,要有目的的适当增加试题数量和试题难度,压担子,尽量挖掘其内在潜力。

(2)对大部分中等生,教师要在基础课的基础上适量加提高内容,以促进其知识的加深和拓宽。

(3)对差生,采取学生多练习,教师多批改,多答疑,多关心,多鼓励。

四、分层教学的点滴体会

    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落实。

2、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各取所需,学有所得。但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3、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良好学风和教风的形成与巩固。

4、对促进学生形成乐观、顽强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5、课堂上要真正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操作的技术难度很大,有待专题研究。

 

 

 

 

 

 

 

 

 

 

历史学科分层教学法研究

历史教研组      朱茂荣

 

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办学规模开始扩大,高中生入校人数急剧增加,导致高中各年级“大班”的产生,一个班少则六、七十人,多则过百人,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层次不齐,其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更是千差万别,用传统的方法已不能使全体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但是,教学条件受经济的制约,教学工具基本上还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笔者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用统一的方式教育他们,就如同让所有的学生穿一样长的鞋子,有些学生因鞋不合脚而落伍,诚然,高中教育终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但我们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适应学生,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笔者认为,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可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笔者还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这种资源的开发与价值交给历史教育甚至整个社会带来可观的效益。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认识基础上,2000年我提出了“历史学科分层教学”的主张,并通过实践,经过总结和提炼,初步形成了“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一、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所谓分层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把学生分为A(提高)、B(发展)、C(跃进)三层: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分层目标呈现问题,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其次是根据各层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先解决共性问题,从基本要求步步递进,再次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程度加以启发、分类指导。

分层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分层递进的原则:整体性、主体性、激励性。

分层递进的目标: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尖化。

分层递进的方式:科学分层、因材施教、评价鼓励、调整层次。具体如下图示:

分析学情、划分层次

分析教材、确定目标

分层评价、调整层次

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分层递进的方法: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具体操作方法是:

宣传动员

要想对学生的分层能切合学生实际,首先要做好分层宣传工作,我们的做法是分层前给学生讲清楚,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从而消除了学生被分为C组而被认为是差生的疑虑和恐惧,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分层,自觉配合教师分层,并乐意选择和接受适合自己的“层”。其次,要使分层具有动态性,即学生不是固定在某一“层”里,如果学生在A层有进步,具有了进入B层的条件就让其进入B层,这就是“递进”;反之,如果学生在C层觉得学习困难,可以随时回到B层甚至A层里。这种动态分层的效果能激励学生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特别是使A层学生充满希望,树立天天向上的信心。

科学分层

要使分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使分层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学生都想分到C层,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应C层,因此,教师的工作是在新生入学半期后,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分层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绝不能仅以成绩来分层。

分层教学

历史分层教学的主战场仍在课内。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分层备课。备课时,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都要兼顾到ABC三个层次。例如,针对A层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而C层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在备高一新课内容的时候,除了要考虑一年级课本内部的知识联系外,在学生的可接受性方面既要考虑为A组学生重复性巩固新课知识结构,帮助A层学生过好记忆关,又要考虑怎样为C层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世界近现代史进行中外联系、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铺底。对同一教学目标在基本知识要求基本一致,基本能力要求面向全体的同时,充分体现A层学生基础知识的形象化再现,对C层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分层上课。分层上课是实施“分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教三个层次的学生,并使他们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怎么办?我的原则是:不论新课还是复习课、概念课和习题课,所有课型都必须把根据教学内容的深浅、宽窄、难易,把教学要求分成三个层次,并根据教学要求的层次来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上概念课帮助A层学生感性了解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理解概念的一些基本属性;引导B层学生从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出发,归纳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内涵和外延并会判断该概念与另一些事物、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对C层学生则鼓励、诱导他们学会去分析、归纳、掌握生成概念的基本 方法

第三、分层练习。主要做法是把练习题分成三组,对同一个问题 A组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B组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基本一致、C组则侧重于思想方法的运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分层辅导

从形式上讲,分层教学不仅是在课堂内,而且还体现在课堂外。课外的辅导也要坚持分层教学原则。具体做法是:通过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在知识、方法上的个别辅导,帮助这部分学生跟上趟,不掉队;通过引导B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B层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向C层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进行课题研究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分层辅导要坚持课内为主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在课内解决共同问题 ,课外利用研究性学习解决个体问题。

分层评价

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中,分层是手段,递进才是目的。因此,分层评价就是看学生是否“递进”,即看是不是进步。所以,对分层教学的评价不能只看分数,而是要根据学生是否有进步来评价。分层评价分定量和定性两种。定量评价多体现在考试中,具体做法是在同一试卷中,同一道题,有时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要求是对一组题,A层学生虽然基础差,但只要努力,也可独立完成;对二组题,B层学生一般都会完成;对三组题,C组学生虽然基础好,但稍有松懈也可能做错。这样,A组学生感受到努力、成功、进步所受到的尊重,消除了“基础差”、“成绩差”、“没出息”等沉重的心理负担,学习积极性增长,成绩也会在原有基础上明显进步;B组学生感到有人在后面追,因而必须努力,否则稍不小就会掉队;C组学生也能感觉到竞争意识增强了,学业负担减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人人都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定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程度进行描述,充分肯定其进步,也指也不足,并指出努力方向。

 

“分层教学”体会点滴

 

 生物教研组      夏柳清

 

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反应速度方面的,也可以是表达能力、思维方式和记忆水平方面等等。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能视这种差异于不见,否则教师的讲解就成了照本宣科。在教学中我体会到以下两点,有助于我的教学。

一、        按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处理教材

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是有一种默契的,教师应该清楚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教材本身的编排就有难易之分。这两点是根据学生差异安排教材的基础。例如: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的本质特征之一,新陈代谢的学习中概念的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怎样让学生了解这种重要性呢?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学习特征可以将讲授内容分为下述几方面。描述性内容:如比较一只活的鹰和一只制成标本的鹰哪些是生命特征?哪些是非生命特征?回忆性内容:物质都具有运动的特征,生物体作为物质形态的一种同样具有此特征。运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何而来?联想性内容:生物体通过进食补充能量,也就是说通过分解食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和抽水机抽水做功比较,两种能量的释放方式有何不同?直觉思维内容:取两份葡萄糖,一份在生物体内分解,另外一份在体外燃烧分解,在都是彻底分解的前提下比较二者的能量释放过程、能量形式等方面的区别。创新性思维内容: 将讨论结果同ATP、酶的内容结合起来描绘新陈代谢过程。教材经过这样的处理后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学习差异,使得每个学生思维特点都能得以表现。在对基础知识的回忆及教师精心安排的问题情景下由浅入深地了解问题实质,同时也掌握了生物学思考问题的基本方式。这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给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氛围,从而使得学习过程充满活力,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二、        搞好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教师在课后对学生进行的答疑过程。课后辅导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什么?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从学习过程的心理学基础分析,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探索——求解——反馈——再探索——再反馈——再求解。循着此过程学生的思维经历着螺旋上升的变化,所以,课程结束后问题的提出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再提高。课后辅导的内容有两方面:首先,要解决学生的提问。聪明人发现问题,平常人等待问题,糊涂人不觉得有问题。教师的教学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思维方式,在授课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求解,或有问题的先在班上提出来,懂的就起来解答,这样气氛活跃,又开发了学生思维,调动了高、中、低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的辅导。无论对高还是低层次学生,教师的辅导不是全盘讲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处理应详细听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针对学生思路中的难点加以指导。我发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问题答案是学生自己找到的,所产生的效果要远高于教师再三讲解或强调的效果。例如:有丝分裂过程中有无同源染色体的存在,学生总弄不清楚,我有意在两个班做了试验,一个班我详细讲解同源染色体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并强调其重要性,另一个班特意要求学生讨论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和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结果在日后教学中发现前一个班仍有错误而另一个班级对此问题掌握的较好。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辛勤的耕耘和无私的奉献。课内课外如果真正的实现了分层教学,教育教学将有一个质的飞跃。但是难啊!

 

 “分层递进”的探索

信息技术组    

 

一、“分层递进”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

 “分层递进”教学思想的出现起源于教学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差异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讲的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因人而异,他还提出要知人,即了解学生个性的差异,只有知人,才能有效地施教。

然而在千百年的教育实践中,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为何难以实现呢?就中国当代教育的现状而言,一是受班级规模这一客观条件的限制,班级学额数一般偏大,每班四、五十人,甚至五、六十人,教师难以适应众多的差异;二是实施划一机械的教育评价,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造就教学“一刀切”的局面;三是教师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没有把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人;四是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的实践索,……诸如此类的原因还有很多,总之一句话,它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所制约的。

“分层递进“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应得到充分的自主发展。因此,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同时,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教学管理模式。

二、组织多种形式的动态分层

在我们的探索中,分层主要有四种,一是起始分层,二是中途分层,三是班内分层,四是年级内分层。

所谓起始分层,就是在起始年级,依据学生的入学成绩进行分班,对分层后的班级有针对性地配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师资的配备上也充分考虑了教师的特点,以形成优化组合。

所谓中途分层,就是在学生升入高一年级时,依据学生上一学年的成绩及个人表现,同时,充分考虑到文理分科的实际情况,在学生自主提出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分班。同样在中途分层中,必须考虑班主任和师资力量的配备。

所谓班内分层,就是任课教师在班级实施课堂教学时,针对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要求,这包括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问题,布置不同的作业,既注重打实基础,又注重加深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在四种分层教学中,这种分层教学对教师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所谓年级内分层,主要在年级内的补差提高课中实施,在一个年级中按补差要求和提高要求对学生进行分层,有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室内进行补差教学或提高教学,目的是使教师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注重实际效果,使补差和提高的学生能各得其所。但与班内分层相比,年级内分层的灵活性稍差,它目前在我校还只适用于选修课、辅导课。

三、班内分层与年级内分层的比较

起始分层和中途分层主要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手段之一。在入学起始阶段,将成绩相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群体,可以减少一些教学难度,但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必须高度警惕,以防止产生负面的标签效应。我们在操作时特别强调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寄予热切的期望。发动学生提高自身的原有基础,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调动其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分班后,经常组织年级组活动,多开展一些技能类的比赛,使知识层次有差异的学生能在能力各展其才。

班内分层灵活性较强,可以在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实施,不需要对学生进行跨班级的调动。但它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提出了新要求。年级内分层需要由学校教导处进行组织,需对学生进行跨班级的调动,如分层较细的话,还配备更多的教师和更多的教室,教师的课后辅导也会因学生的跨班级流动而变得较为困难。但它的优势在于,由于教育对象集体属于同一层次,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可以更为统一,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相对可以简化,有利于教师突出重点,集中精力,发挥四十五分钟教学的效益。

四、分层教学,特别是班内分层对教师 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要把实施分层教学看成是民办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让每一个愿意进步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应成为我们的行动纲领。

具体讲,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

1.教师要有知人之明,要善于把握学生个性上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2.要认真备课。不但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更要研究学生,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地习惯、接受能力,班级的好生差生的比例能做到心中有数。必须书写好教案,教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作业训练和课后作业也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3.要认真上课。目标要明确,教学方法要有效,要有严谨的教风。讲课异常抓“两头”带“中间”,既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夯实基础,又要点拨好学生,加深拓展,“授人以渔”,实现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4.要认真布置并批改作业。要精选练习,贯彻分层要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与其层次相适应的作业。对作业和练习,要认真批改,对差生的作业特别要面批、详批,重视讲评与订正。坚决刹住少部分学生抄袭作业的不良风气。

5、要重视质量反馈。教学效果要及时反馈,要定期进行教学情况和学习质量的分析。要抓住复习和巩固,原则上语、数、外主科两周进行一次单元测试,其他学科每月进行一次,每次测验后都要认真进行讲评和质量分析。要严肃考风考纪,坚决制止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教学(包括复习、出卷、阅卷等环节)中,要贯彻实事求是的教风与作风,让学生考出自己的真实成绩。

分层设提问,落实分层递进的课堂教学原则

物理教研组    林伟平

“分层递进”的教学策略,其思想旨在课堂教学中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全体学生人人成功。“分层递进”的教学思想即要求教师要协调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将教学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中的易变因素,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相互适应。通过对学生根据其知识基础、知识水平、能力、学习态度、发展水平等因素,按差、中、优分为ABC三个层次。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以达到各类学生都能接受、产生共振效应,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达到分层发展的目的。

本文拟就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阐明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分层递进的教学原则。

一、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表面性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场面,问题肤浅草率,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2、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问多答少,收效甚微。3、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等等。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真正的课堂提问其目的是: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二、分层递进的课堂教学下的提问原则:

1深入挖掘教材、大纲,深入了解学生,将设问备入教案。

备课是上好课的坚实基础,教师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和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物理情境,体会物理状态、物理过程,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成就感。这些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必问,太艰深的不宜问,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这些问题,还要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仅要针对教材、大纲,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明确每个问题所针对的学生群体,对应哪一个层次的学生,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培养他们哪方面的能力等等。总之,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应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2.相信学生,留有余地。

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思维,检验教学的成效,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能够很好的完成,而不是急于得到回答或自问自答。

3.关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其自尊,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赞同、认可,希望其自尊被极大地维护。基于这样的心理就要求教师要设计恰当的问题,并对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提示、帮助,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完整,教师都给予由衷的褒奖。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喜欢并接受你的提问,既使课堂气氛得到调节,又起到提问应有的效果。

4.基于教学内容,分层设问

物理学本身具有系统的逻辑性,物理教学中无论是概念课、习题课、实验课等等,其内容本身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所以物理问题本身就就应该具有极强的层次性,教师完全可以在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从教学、教学内容的角度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层次,如:现象的了解;概念的理解;概念、定理、规律的掌握;规律的应用;物理状态的掌握;物理过程的理解等等。教师针对每个层次,设计由浅入深的具有阶梯性和提示性的问题。同时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是所有的学生在每个45分钟内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班级中的ABC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较困难的A层次学生,教师要设计符合他们的实际的基于现象的了解;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解的物理问题供他们解答,对于学习中等的B层次学生应该为他们设计基于定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规律的简单应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提示性较强的稍高层次的问题帮助他们迅速深入理解知识并提高。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一般都有吃不饱的想象发生,教师也应该照顾着类C层次的学生,准备一些对物理过程、物理规律的应用要求交高的,知识的变异、迁移及规律的总结、讨论之类的问题供其选用。

5.适时设问,巧妙启发,分层推进

设计好的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以最适宜的方式提出,以达到提问的目的,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避免自问自答,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的几点:第一,结合教学内容,注意教学的连贯性。每个问题都有其载体,或者是课本上的材料、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看法,或者是某个实验,或者是某个练习题等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对教学做整体的调控,并且树立前瞻性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观察学生的反映,做到适时提出问题。第二,教师在提问的前后,针对所提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所抽学生的层次确定是否有必要做适当的提示及启发。对于那些对物理概念、物理过程要求较高的问题,教师更应该注意适时作出适当的启发,在学生思维陷入迷惘的时侯适当的拨乱反正,于不经意间创设好物理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过程的实质。

6.要因人施问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是因人施问。基于这一认识,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C层次的学生回答,一般的让B层次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的让A层次的学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应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当然要在课堂教学中能真正的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师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积累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到对学生准确定位。

 

 

 

 

 

 

 

 

 ——威中200311班分层次教学小结

 

政治教研组  刘树彬

 

威中200311班,进口成绩:500分以上6人,450分以上18人,390分以上40人,390分以下16人。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优生少,中差生多。全班教师根据班上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分类排队,进行分层次教学,抓两头,带中间,不放过一个差生,使学生素质迅速提高。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全班57人参考,上省重点、本科线47人,全部上专科线。全班现已有55人被高等学校录取。董华同学以582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复旦大学录取线的达6人。游泳同学考上“北二外”,邹泽斌同学考上南开大学。钟永兵、刘齐、王艺霖等十多位同学考上“西安交大”,“西南财大”,“四川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超县目标16人,超校目标22人,本科上线率达82.4%。单科平均分,各科均居内江市重点中学前三名以内。

班上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摸清底细,做好分类排队

入学后,我将学生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考名牌、重点大学的定为15人;第二个层次为上本科线的定为30人;第三个层次为转科线的8人;第四个层次为特差生3人。

二、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

班主任将四个层次的学生名单送交每位任课教师。在上课和复习时把一般和个别结合起来。需要所有学生掌握理解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面向全体学生讲解。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高难度,中等难度和低等难度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有所提高。这就极大的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优生,老师鼓励他们创名牌。在教学上和辅导上加大难度、深度和广度,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各科老师还专门提供资料和练习题给他们学习。对中等成绩的学生侧重于进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老师上课、辅导主要面向这些学生,使他们在整体素质上有大的突破和提高,鼓励他们考上本科院校。对第三四个层次的学生则重点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知识上不要求面面俱到,练习题不要求题题过关,而重点在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鼓励这部分人考上专科。这样做的结果是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整体成绩迅速提高。在每次市统考中,班平均成绩均处于内江市前矛。学生成绩上升很快。段希聪同学入学成绩392分,今年高考537分,上升了145分。

四、全体任科教师统一认识,步调一致,进行分层次教学

班上六位任课老师,每周研究一次学生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排队分析,经常性的调整各层次的学生名单。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内容进行教学和辅导。对练习题的要求也有差异,批改作业,评讲都有针对性的进行。这样做的结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在今年高考中,各科均名列市的前矛。

五、从各方面关心每个学生

全体任课教师不仅在学习上关心每个学生,而且从思想上、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比如肖强、马瑞、董华、钟永兵、刘付强等学生在生活上有困难,老师门拿出自己的钱为他们作生活费用,免费为他们提供各种复习资料。学生有病,老师护送去医院治疗。老师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阅读课外读物等。高考前,班主任反复动员,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参加考试。全班学生感到了老师的鼓励和关心,增强了信心,在高考中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全班57人中55人成绩上升。其中上升100分以上的1260——100分的24人,20——60分的9人。

由于进行了分层次教学,200311班在今年高考中超额完成县目标任务,使威中文科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分层递进  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教研组    刘稚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种复合型人才。所以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再必行,我做为一名高级教师,更应勇于挑重担,走在前列。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体会深刻,特写上几句。

一个班的学生有几十位,他们来自全县各地,来自不同的家庭,从小爱教育,文化的熏陶不同,因此长智商的高低不同,对理想的认识目标的追求不同,造成一个班的学生学习的差异巨大,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所以必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能满堂灌,为了能瘵分层教学找好,我做了如下几点工作。

⑴做到有的放矢。

找学生谈心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做好学生档案,对学生进行分类,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的基础程度兴趣和爱好。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

⑵备课精心准备

根据不同的学生备好详案,由浅入深,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让好生又有吃得饱的感觉,让差生感到学习不吃力,批改作业也分层批改,并写上一些批注。

⑶试题分层出

教学后的效果如何,要通过检验,通过考试来评估,所以我在一套试题中分为上、中、下,分ABC,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基础的好坏,选作。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效果好,学生大多数提高快,班分也较上学期大幅度提高,我想再经过一年的努力,高考中一定会出成果。

通过分层递进  提高教学质量

 

英语教研组    黄碧华

 

在英语教学中常碰到这样一个难题:即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严重,差生问题影响到英语教学质量。一般中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兴趣都较高,可是学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便感到困难重重,逐渐失去了信心,掉了队,最后只好完全放弃。优差生的距离越来越大,使英语教学陷入被动,如何让各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这一问题值得重视。

以因材施教原则为理论依据,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和要求,兼顾各层水平的学生,真正实现调动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面向全体。

传统的高一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照顾差生,起点低,致使基础好的学生上课没有压力而觉索然无味;高二高三又多以基础中等以上的学生为教学的主要对象,这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不公平,因为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在原定班级不变情况下,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就显得特别重要。

按照学生的大致情况分成ABC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动态变化,互相流动。学生可以根据总的练习层次目标决定各自的层次。

A层:学生起点较低,从落实双基主为,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夯实基础,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自学能力。

B层:学生基础知识还可以,要求按步就班地学好教材,适当加大容量和难度,培养自学能力。

C层: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好,接受能力强,潜力大。平时在学好现行新教材的基础上,扩大阅读量,努力挖掘潜力,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尤其侧重后者,使学生下笔能写出流畅、地道的80100个词的英语短文。

按高中教材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对话课,阅读课、语法课和听力写作课四大类。根据教学目标,又细化每个单元每节课的目标。以SB2A  Lesson  34  Save  the  earth为例:

A层:回答就课文提出的问题。

B层:抓住本文的中心或作者的意图。

C层:在AB层上两项之后能写一篇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地球的80100的短文。

分层次教学的优势日渐凸现,学生再也不会把英语学习当作是沉重负担,他们只要稍稍努力就会有收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较稳定、持续的进步。

在分层练习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性、主动性,教师要在学生中巡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向高目标努力,对高层次的学生多鼓励他们主动探讨、自动发展,对低层次的学生,不流露出“差生”观念,要给他们关爱。训练题的设计应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他们设计可望又可及的训练题。在具体编造时应当考虑到以下原则:

1)强化训练原则       

为了让学生巩固或加深理解某一类词汇,某一句型或为突出某个内容,分层练习的训练题可以集中一点,尤其是A层训练题以作全方位的强化训练。

2)滚动训练原则

练习天天有,但要使学生新旧知识贯通,减少遗忘,不断积累知识以至逐步完善。这种方式对B层次学生尤为适合。

3 多样训练原则

为了防止机械性重复训练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分层训练题应当多样化,可以从听、说、读、写各个角度,用单词、句型、对话、复习题、短文等各种形式进行训练,还可以有机械性、活用性、能力性等综合题型。具体说来,同一组题目有易有难,同一个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提问,供学生选择。

分层次教学促使教师精通业务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实施分层教学中,英语教师苦钻心理学、教育学、现代英语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便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从而制定适当的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上课起点、落点、节奏,优化课堂结构等。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敦促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科学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开放型人才。

 

分层递进的一种尝试

 

语文教研组    兰启扬

 

怎样才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发展?我做了许多尝试。这里要谈的是其中较有成效的一种。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我按优良中差搭配编成四人学习小组,教学过程中凡属个人钻研仍不能理解的重点难点。我都让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四人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则在全班开展讨论。小组讨论中优生能起到小先生的作用,对差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而小组与小组之间则是平等的竞争伙伴。除了课堂讨论以小组议论形式进行外,基础知识竞赛、作文批改等,我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四人小组成为互帮互学的集体,从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为了诱发学生的紧迫感,每次我都规定小组讨论的时间,对讨论结果快而准的小组,及时进行表扬,将小组的成功与小组每个成员参加议论的状态联系起来,使小组成员(哪怕是差生)都能感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从而培养主人翁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都鼓励学生大胆地制定学习目标,粗略地设计学习重点,热烈协争论问题,他们真正能做到畅所欲言,懂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人人都有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权利和机会,学习的浓厚兴趣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在单元测试时,这老师评为学生集体评改,让学生进行小组互改,集体评议,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网络状态,有利于信息交换。单元测试完后我要求学生交叉批改,最后由本人填写《单元测试反馈信息表》,逐题进行自我全面评析,找出进步与不足,定出补漏措施。整个学习活动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之间也是一种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往往能拓宽思维,击发思维的火花,深化自己的认识。小组和全班群体交流,发言者都要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交锋,这是对听说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小组的竞争,可以加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张扬发展学生的个性。

当然,要做到这些,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要能真诚关心,切实帮助。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少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教师对学生的感情要纯真,要深厚,切不可有‘烦、难、厌’的情绪,一定要丹心一片,与学生心心相印。”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做法是多送蜜,少送刺,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任何情况下都特别注意十分谨慎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想方设法为他们能取得相应的进步而创造条件,使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令自己喜悦的成功。

 

 

 

 

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数学教学中推进“分层教育”的体会

 

数学教研组    陈兆荣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那种“要给学生半桶水,教师自身须拥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桶水”的新型的教学观念,即教师角色的转换: 即从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而如何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当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根据学生特点,分层教育,分层递进又是重要的促进手段。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意味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应是关注的对象。特别是学生的中、差生是当前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也是部分教师忽视他们,无暇顾及的课堂角落。“尖子生”的提高和培养,当然是教师重要的任务,也是教师津津乐道的主要课题,但忽视“弱势群体”,就北离了当前关爱,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分层递进,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呢?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注意采用以下方法:

一、情感教育上的关注:

在课堂社会中,教师不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成为有关数学思想、情感的体验者,交流者和共享者;学生也不是数学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数学思想、情感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意对学生情感上的投入与关注,让老师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融为一体,互相交流,从而去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和手段。而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差学生,不易进入角色,我就主动接近他们,熟悉他们,及时表扬赞赏他们的优点。如高二00三级8班唐波数学基础差,但他工作能力强,学生会播音工作做得好,善于交际,团结学生,我很赞赏他,甚至在课堂上肯定他,请他帮助我说普通话,结果他的数学成绩有较大进步,今年高考,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本科学习,实现了他美好的愿望。

二、数学设计上的关注:

在高三毕业复习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既要考虑尖子生的拨高,也离不开对中差生学生的关注。所以整堂课例题、练习题的设计,也离不开“分层递进”,如一道较难的例题,我总要把它拆成几个小的零件,给“弱势群体”垫凳子,搭梯子,牵绳子,设情景,并借题发挥,引入几道类似的思考题,创新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作。数学第二阶段复习,也将练习题分作ABC三组,A给全部是基础题,针对“弱势群体”编选,虽然教师在选题过程中增大了工作量,备课量和批改量,但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中差生,感觉到了老师对他们的照顾和关爱,学习上就更有劲头了。

三、教学过程中的关注:

根据教学新大纲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当堂课的任务,分别是引导每一名学生进入角色。成绩好的学生能立即心领神会,但成绩较差的学生,即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关注到这个现象,给他们的时间,或根据他们的要求,及时补充他们遗忘了的知识点,或在黑板上给出提示,指出 这道题的思考方向,让他们独立去完成。若还有遗留问题,有些差生不愿暴露自己知识上的困惑,我就每次下课前留10分钟时间,给他们解惑答题,或走在他们面前,征询他们的意见与要求。

评讲试卷,对选择、填空题,不逐题评讲,而由学生点播,特别注意中差生点播的内容,从中及时发现他们知识上的差距,并及时给予评讲。

如何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分层递进”提高素质教育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每名教师若重视了这一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培养新时期、新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浅谈对分层递进的一点认识

 

英语教研组   夏静秋

 

在接触到分层递进这个教学理念的时候,已是2002年的9月份,那时候,我刚调入到威远中学,而威中的分层递进的这个教学课题已搞得非常有声有色,并且还获得了省上的奖。在刚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想无非是对古人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法的新的诠释,或换了一种说法。但后来,通过阅读一些教学前辈的经验文章,实地看到一些教师教学中取得的成就,不得不让我对“分层递进”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那就是分层是为了递进。分层也是为了促进,最终达到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经过一年的观摩和教学实践,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并慢慢地在教学中去实践它,以提高自己的教学。

首先,为什么要实行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即它存在的客观需要有哪些?

第一,学生方面的需要,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学生也是一样,学生之间肯定存在许多共性,但也有不少相异的地方,比如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行为、习惯等。对于要对具有如此众多不同之处的学生集体上课的老师来说,除了把握住他们的困难之外,最应看重的就是他们在基础知识方面的不同,即学生本身存在于不同的层次之中。现在正是学生入学的高峰期,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扩招了,学生更是参差不齐,威中当然也不例外。除了实验班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大,但对绝大多数的普通班来说,每个班的学生都是由不同的分数段组成的,这种情况不得不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收获,对整体而言,就是一种递进。

其次,教材内容的需要。就拿英语这门学科来说,定语从句在初中阶段就已出现,但大纲并不作要求,这是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未达到相应的程度,所以教师最多提一下,甚至可以根本不提,即使到了高中阶段,高一就开始介绍定语从句了,但这时,如何去传授定语从句的知识,是刚一接触就全盘提出,还是在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时候,一次次地把定语从句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到一定的时候再总结归纳,我想这一点教材、教参已给我们明示了。知识本身也是有层次的,只有一层层的逐渐地介绍给学生,才能达到知识的有效吸收和逐渐积累,从而由量变引起质变,最终达到进步的目的。

最后,我想这也是社会的需要。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才,老百姓平常爱说的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既然,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各种层次的人才,那我们的学校教育也要为这种需求服务,培养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其实,普通中学,各种职业学校的并存,也体现了分层递进的思想。即让所有的受教育者,根据他们自身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获得相应的教育和培养,以达到最终共同进步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分层递进存在的原因一些浅薄认识,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分层递进,我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做到:即:备课、上课、测试、评估。鉴于自己对这种理论只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还无实际的经验,因此,我只好就此打住,但我想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进一步去认识这种理论,并在教学中实践它。

 

威中没有差生

 

政治教研组 钟志涛

 

“威中没有差生”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校的反映,折射出素质教育的光芒。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好学生,有特长的学生是好学生,学习成绩不太好但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是好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其中如何转化差生的问题关系到提高教育效益、教育质量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合格人才的重要问题,所以有必要对差生的成因及其教育等进行探讨。

一、差生形成的原因

1.上的不良现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一些不健康文艺伤口的毒害,也随之而来。如各种电子游戏厅的开放,各种文化垃圾的存在,毒害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再加上人与人之间不正常的交往关系等,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埋下了不爱学习的祸根。

2.家庭教育的失误。一般来说后进生的家长是教不得法,娇严失当。有的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女子,捧他(她)们为掌上明珠,把他(她)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家长粗暴无知,对女子报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暧,或家庭成员要求不一致,使女子无所适从;有的家长本身道德败坏,自私自利,甚至纵容女子贪图享受安乐,给子女灌输一些“学习无用”的思想等。这就使本来好学的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学校教育上的偏差和过失。首先,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教育为了升学,因此就要进行不断的分类、淘汰,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其次,是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不同,致使那些需要时间长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时间久之便沦为差生;再加上,有的教师对学生期望过高,对学生估价往往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致使教育方法不当,或有的教师言行不一,方法简单,工作敷衍塞责,对学生态度冷淡无情,或过分讨好学生,不改严格要求,或对学生亲疏有别,不能一视同仁,过分偏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的情感等。正是教师这种不按教育规律办事,违背教育原则,不懂教育艺术,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甚至造成师生对立的做法,导致了部分差生的产生。

4.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不知道“瓜儿为什苦后方甜”,不了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真正用意,不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再加上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而沉醉于低级趣味的东西,甚至接受完全错误的东西,知错不改,胡作非为,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成了名副其实的差生。

二、差生永远是差生吗?回答肯定是:“不一定。”差生是相对的,在差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已被古今中外的事实所证明。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窃不通”;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他俩因为成绩差常被罚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但后来,在这个班级中恰恰是他们两个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大诗人拜伦为“爱捣蛋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不少。据中国青年报报导:一个平时边两位数加减法都不会做的差生,在谈起“养鸟经”去口若悬河;一个六门功课开“红灯”的后进生,居然能心灵手巧地拆装多种规格的电视机;一个门门都不及格的差生韩寒,居然成了一针见血的大作家。由此可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每个人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学生也是如此,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像模范班主任刘纯朴那样,抱着“一碗水也要救活几棵秧苗”的信念,坚持“拆把锈铁炼成钢的精神”,对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把一个个“淘气包”转变过来,把全心的精力用在教育上。因此说,“歪脖子”树也可以变成有用之材,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善待差生,教育得法,持之以恒,差生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树立差生也能成才的观念。

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总会有优、中、差的区别。这就要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差生),树立差生也能成才的观念,当尽一切努力转化差生。对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用辩证的观点对待差生。首先,要坚持历史的观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在向前发展,同样,人类也在向前发展,差生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决不能用“今不如昔”,“很难教育的一代”等,诸如此类的话来讽刺差生;其次,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来分析差生,相信差生有坏的一面,同样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说,差生在思想上也有进取精神,在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识的意念等;最后,还应转变教育观念,“俯首甘为孺子牛”,坚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笑中有牛顿,你的  笑有爱迪生”。以此树立信心,从而来挖掘差生的潜力,使差生也能抬起头来走路。

2.全面了解差生的内心世界。善待差生。教师热爱好学生,更应该厚爱差生,分析差生的心理,找出差生差的真正症结。大多数差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但自尊心很强,往往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图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一贯受到冷落,白眼太多,就会自暴自弃,自感落后;虽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这时他们便另作途径,如通过与别人打架,顶撞教师,能其来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因此说,我们教师应善于摸清差生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要厚爱差生,热情耐心地帮助差生树立信心,做差生的良师益友。

3.捕捉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人的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差生也是如此,他们并非处处都差、时时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时也有一些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寻找、捕捉他们身上的那些闪光的东西,要肯下一番功夫,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寻找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差生的闪光点是微弱的,也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闪光点,也常常是“一闪念”的,很快就会被消极情绪所替代。因此,教师一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以此使它成为后进生的思想负担,不给他们背上“不及格”、“差生的包袱;或者,是找出后进生“同类”组合中的“尖子”人物,进行重点帮助,以此来带动其他差生的转变等方法来改变差生,使昔日的丑小鸭真正变成今天的“小天鹅。

总之,差生在各个学校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我希望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热情的善待每一位差生,帮助他们找出自己差的真正症结,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以改过去落后的面貌,创造条件使昔日的“歪脖子树”变成今天的“参天大树”。

 



来源:威远中学  编辑:威远中学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8 威远中学校版权所有 威远中学校8211联合设计制作
地址:四川省威远县严陵镇人民路99号 备案序号:蜀ICP备05013053号 邮政编码:642450
Email:scwyzx926@163.com 联系电话:办公室0832-824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