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育教学 >> 文章正文
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实施方案(提纲)
发表时间:2005-3-22 15:48:54  
点击/评论:4644/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前提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不断完善。同时,由于创新涉及教育的诸多方面,所以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必然会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而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美国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迅速发展的实践表明:能否不断创新是知识经济最关键的问题。而创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基础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从小抓起,努力做好创新的启蒙教育,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少年、青年的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进而培养科学创新的能力,这是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情况下,我国基础教育必须认真面对并积极研究解决的问题。
  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要靠创新教育。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迫使学生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相对于其他许多国家而言,中国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能力不足。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博士在比较中国留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时曾指出,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非常出色,同样一类题目,中国学生在中学已经做过成百上千道了,而外国学生才只知道一些皮毛。但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杨振宁先生指出的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说明我国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除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外,这主要应视为教育塑造的结果。由此可见,创新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创新教育”不是简单地在学校教育中引人一些诸如“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等具体活动,不限于增设。“创造性思维”等课程,也和国外“创造力教育”相区别,它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
  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适宜这种人才健康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因此,必须抓住相关问题综合进行教育改革,这里面既包含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的方式与习惯,也涉及教育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围绕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进行教育的综合改革,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是本项目的重要特征。
  二、研究背景
  ——世界从传统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迈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
  ——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一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是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必须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
  ——“创新”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三、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毛泽东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思想。
  ——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江泽民关于创新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四、研究现状
  国内方面: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并实施过“创造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过创造力培养的问题,若干地区也开展过不同层次的“创造教育”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我国“创造教育”迄今尚处于起步阶段。
  国际方面:在西方,创造教育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自195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德将创造力的概念引人科学研究领域以来,创造力问题在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引起强烈反响,迅速引起了各行各业专家学者的重视并开展了深入研究。创造力研究对教育科学及其应用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把创造性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出现了一系列创造教育和教学的模式和策略。前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映论为指导提出了创造性教学体系,甚至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写入了宪法。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引人创造教育,进行普及性实践,并将其列为21世纪新教育的目标。
  五、研究目标
  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拼搏奋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包括现代信息文明为基础,改变以现成书本知识为基础的状况。
  ——以学习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
  ——以提高学习主体适应与改变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
  六、研究内容
  1.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研究
  ——实现农业文明时代的“承传型”。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造型教育观念的转变。
  ——实现“升学谋职”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实现“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例如,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激励,允许探索和错误,不求全责备。
  ——实现封闭办教育到开放办教育的转变,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观念。
  ——实现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的转变。例如,改变“标准答案”式的灌输法;把培养想象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评价体系重心向创造能力倾斜。
  2.教育模式与学校管理的研究
  从传统的封闭型教育模式向现代的开放型模式转变,摒弃僵化保守的管理手段、积极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和育人环境。
  3.课程教材改革研究
  ——改革落后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知识体系,建立使学生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新的知识体系。
  ——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体现主体性,发展丰富的个性。
  ——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水平和需要,具有针对性。
  ——具有时代特点,能够及时反映人类最新文明成果。
  ——方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和活动。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问题的研究
  ——通过对现行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以及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
  ——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环境。
  ——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引进先进的教学媒体手段,注重网络。多媒体对课堂教学多方面的影响。
  5.学生与教学评价问题的研究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
  ——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评价标准的多元性。
  ——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化。
  ——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6.儿童潜能早期开发研究
  ——树立儿童早期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科学认识。
  ——开展儿童潜能早期开发的实验研究。
  7.超常学生教育研究
  ——正确处理照顾大多数学,生和鼓励少数超常学生发展的关系,鼓励“冒尖”,提供超常学生成长的良好条件。
  ——开展超常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创造型人才的实验研究。
  8,教师创新问题研究
  ——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方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的宽松环境,并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提高。
  9.学校心理卫生与健康研究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研究学校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的有效经验,并创造必要的条件。
  ——深入研究心理健康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更好成长。 ——开展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
  10.相关理论研究
  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特定形式,必然涉及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研究,其中包括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创造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信息科学及脑科学等的研究。一方面,这些理论是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创新教育的研究也会使理论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促进理论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指导实践。
  七、研究方法
  鉴于本项研究内容多、跨度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研究力量成分多样等特点,研究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等。
  八、预期研究成果
  力争形成丰富的成果群,包括: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咨询报告、改革方案、教材及学生读物、论文、专著等。本项研究着重解决实践问题,检验其成果水平的首要标准是实践效果。各参与单位应将本项目的研究与各自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九、研究力量的组织及管理
  此项研究与实验拟请教育部领导为顾问,由中央教科所牵头,负责总体设计、协调组织和实施;有关省(市)分别在当地组织若干所(一般为10---20所)学校参与研究,学校为本项目的基本组成单位。
  本项目采取三级实施及管理的办法:
  学校
  省(市)协调小组(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和教研机构有关人员组成,须有一名常务负责人)项目领导小组(中央教科所3人,各省市协调小组组长),设组长1人,副组长2---3人
  项目领导小组下设研究指导小组(中心研究组)和办公室。研究指导小组由中央教科所参加此项研究的主要成员和特邀所外专家组成。
  十、实施步骤
  1998年12月-----1999年4月:启动、筹备、组织队伍、设计总体方案并组织论证,确定方案。
  1999年5月------8月: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制定第一阶段实施方案并交流研讨,培训骨干。
  1999年9月------2000年6月:开展第一阶段研究和实验。
  2000年7、8月:阶段总结验收,确定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2000年9------(待定):开展第二阶段研究和实验。

 
 
 
 
 
 
 
 
 
 
 
 
 
 
 
 
COPYRIGHT 2008 威远中学校版权所有 威远中学校8211联合设计制作
地址:四川省威远县严陵镇人民路99号 备案序号:蜀ICP备05013053号 邮政编码:642450
Email:scwyzx926@163.com 联系电话:办公室0832-8242926